作为Marginnote的老用户,这里我想提出一个严厉的批评:开发团队很不注意和用户之间的沟通,尤其是在重大功能更新的时间节点上,理应在用户看得到的平台,发布一个面向用户的新功能介绍和使用说明。
这个问题已经长期存在。Marginnote的更新往往是用户的新一轮重新学习和适应的过程,而这一过程不应该由用户自身承担学习成本,主动搜索学习内容。在这次灵感盒,笔记引用和笔记颜色更改等重大功能更新后,我在论坛上没有看到任何官方的使用说明——而这个论坛说实话也不是一个很好的面向用户的平台。我必须去qq群等地方主动搜索新功能的位置和使用方法,我必须指出这带来了非常不友好的体验!
当然,也许官方的想法是在发布后制作使用说明,但这种想法本身就是对用户的不友好和不尊重。 相比功能更新,制作一个新功能的说明应该是非常容易的事情,那么这件事情为什么不能在新功能发布前和发布时就做到呢?这在我看来没有任何推诿的借口,因为就是一个非常简单的视频录制和文字编辑工作罢了,我自己半天时间就能搞定。
我的想法是,这件事早就应该做,而且应该在发布前就做一个预热性质的展示,展示平台包括论坛,qq群,以及bilibili,知乎,微博或者任何一个更加开放和面向更广泛用户的平台。在这些平台申请一个官方账号,然后在每次更新时发布一个新功能的说明,在重大更新时发布一个视频和文字演示,这些更新的链接应该写入app store的更新说明里,告诉用户在哪里可以看得到。
最后,对于如我这样对新功能没有头绪的用户,这里简单说明一下新功能(对anki我不了解):
1、灵感盒,就是在既有的笔记条目中加入一个导图,每一条笔记本身就是一个新导图的笔记本。这个功能无疑复杂化了既有的笔记体系,目前在我看来并不是十分实用。
2、笔记引用功能,位置如图所示,我找了半天。功能类似乎笔记的复制黏贴,但在新复制的笔记上更改内容,原来的笔记内容也会同步更改。
3、文本输入时的字体颜色设置。目前仅用于ipad版本的功能,在评论文字时可以更改文字颜色,位置如图。
希望Marginnote运营吸取教训,在下一次更新时为用户提供一个良好的体验!
18 个赞
已更新主要内容
尊敬的山羊月先生您好,MarginNote现行为7日阶梯式扩大更新推送,相关的新功能说明和教程专栏文章也是在这7日间计划发布,现行7日阶梯式推送的原因是MarginNote作为小型团队,有时无法避免重大bug的发生,我们实际上在7日阶梯的早期阶段属于匍匐前进,既想把功能宣传给用户,又害怕太过于陡峭的更新群体,从初衷上我们希望能够在发现bug后控制影响的范围,甚至即时暂停推送。
我们也意识到了首批更新用户可能遭遇您所描述的问题,会尽可能在流程上进行改善,非常感谢提出!
初步功能改动意图大纲可参考此楼层
运营同学正在加紧制作,晚些时间完整文章会发出
2 个赞
Iris
(Iris)
3
mn现有的几个问题迟迟不完善,论坛上反馈的用户那么多、那么久,结果总是增加无关痛痒的新功能,而且新功能又总是带出新问题。
我想了解mn对于老bug修复和新功能开发的优先级是什么?提出类似灵感盒这样的新功能的用户有多少?mn在决定开发新功能的时候会进一步的调研分析吗(新功能避免不必要的bug)?
(我也有类似“灵感盒”的新需求,可它不是最急切的,这就是一个最小化的group)
以上个人狭隘浅薄主观臆测,不必杠,杠就是你对
4 个赞
这次的灵感盒功能,大概是因为Roam Research的出现,导致双向链接大火,MarginNote因此更新。
Iris说得非常对
我觉得MN更新的优先级,应该是修补原有的缺陷,而不是着急出现新功能
对于大部分用户,灵感盒功能并不了解,也不是必须的
可以出于一些目的,MN希望抓住流向Roam Research的用户
但是就拿同步功能来说,这个是出现依旧的历史问题
iPad与Mac的同步
复光小姐姐总是说着,用Airdrop进行同步,我觉得这是非常不合理的
Airdrop本是用于文件分享,这么多个月以来,用户不得不用这个功能进行同步
8 个赞
您好,这个功能和group重组功能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进入灵感盒内部,是一个完全自由的新的脑图视图,在这里面,笔记是可以随意摆放的位置的,不必严格限制在父子节点的对齐关系中。
此外,相比普通笔记卡片需要折叠展开来优化空间的利用,灵感盒的解决方案是重新开辟一个新的空间,这个空间能够辅助我们利用已有的笔记卡片,创建新的逻辑结构并储存,这方面得结合引用功能来理解。以往如果需要新建一个空间,我们只能通过新建笔记本来实现,现在有了灵感盒的设计,就相当于有了一个笔记草稿向笔记本过渡的方案,可以将我们的联想以最小的成本(不用特地建立一个脑图笔记本,然后进行笔记的转移)即时保存下来。
运营同学正在加紧制作相关的使用介绍,会覆盖到使用步骤、工具辨析和具体的场景。
Regards.
刚刚更新了还没搞明白上来瞅瞅
我也想补充两点
- 不知道为什么,B站&推特的官方号运营断断续续。我觉得多运营两个平台应该不麻烦吧,复制一下,翻译一下发布不就行了……?如果嫌回复评论烦,感觉可以考虑模板化回复让提问题的人到论坛发帖。
- 目前我觉得MN的重点应该在同步,这是主要矛盾。我猜想自从3.6极大提升了笔筒体验后,MN用户最普遍的痛点应该就是同步。现阶段就应该专门搞同步,更新只应用来
- 修复BUG;
- 严重影响使用体验的地方;
- 跟随系统更新做出的改变。
好像是从今年2月左右就开始说,我们下一个任务就是好好整同步了,结果出了个标题链接;然后我看到论坛里说,3.7,3.8版本会用来提升同步体验,结果现在3.6的版本号已经出到12了。出到12其实不是什么问题,问题是我寻思现在就不要加新功能了吧,我对MN的期待是潜心研究两个月搞好同步问题,现在一直回避同步,我恶意揣测这个问题实在是太难了,导致开发人员进行不下去,做着做着就想做点儿别的小玩意儿。
6 个赞
这么说吧,我作为一个非程序员平时自己写点小玩意都有写文档、看文档的习惯,mn的开发者不可能没有写文档的习惯。
每次出新功能,或者有问题时我都迫切地想找文档来读,这个过程往往不那么如意。我甚至都十分心疼复光,一个人面对那么多问题。当然我十分理解,mn毕竟算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笔记/文献阅读软件。
在此提出一个建议:在GitHub上搭建详细使用文档,由用户和官方共同维护。
另外,真不能考虑考虑用WebDAV进行同步?
6 个赞
您好,标题链接和灵感盒,尤其是后者,zetelkasten笔记法在MarginNote国际论坛已经被提出一年左右了,我们也持续开发了半年多,最近技术问题得到解决,顺应推出
Roam能火也是我们没想到的,您可以看到标题链接和灵感盒在MarginNote国际社区的原型是非常早的,可以说是殊途同归吧
同步的开发一直在同步进行,只是异步完工的先后发布顺序,我们会尽快完成同步的重做工作,webdav在优先计划当中
6 个赞
您好,相比灵感盒功能,前段时间推出的标题链接和RoamResearch或许更相似一些,但是标题链接的讨论在去年底就已经在咱们论坛发出了哈~您可以参考这篇帖子:
RoamResearch的大火是今年春末的事情了,从国内和国外两个维度来看,如果国内以知乎的时间线为基准,这是一篇相对来说在体验圈里属于先锋的文章(3-4月左右):
从功能的推出上来说或许时间线和RoamResearch有一定的同步,但是我们在用户需求和理念的整理上肯定是领先的。
Regards.
2 个赞
再补充一句,在更新之后,“在脑图中直接建立的卡片,在打开‘自动定位到文档位置’后,点击卡片,文档会自动跳转到创建该卡片时的焦点文档的那时的页面”这个导致大纲-文档筛选器直接废了的BUG依旧存在。
我现在已经对过去建立的卡片修复这一bug不抱任何期望了,只希望从今往后新建立的卡片能不再面对此bug,越少越好……
大纲里的页码定位改成什么样我不是很关心。但是脑图里的页码定位是要改成下图这样吗?我强烈不赞同啊。这样实在是太丑了,就好像人脸上长了一个瘤子似的。而且我没有看出这种改变有什么正面意义;在当前的版本里,我观察卡片右上角,就知道这个节点是来自哪里了。
2 个赞
您可以参考一下RoamResearch,这是此类工具的共同基础(当然,我们的理念产生阶段更早,时间线相关可以参考 新功能简要说明兼对Marginnote运营的严厉批评 ),属于MarginNote的重磅更新
在子空间中制作脑图的平行宇宙,Reference卡将会自动和原始脑图卡片保持同步,即在你的原始脑图结构关系的之外,你可以创建无数种卡片与卡片的关系,并且所有的基本卡片都是平行镜像,会自动同步所有变更。
这对于
- 卡片化的写作
- 演讲的局部引用和临时脑图精简
- 小屏幕设备空间利用(你可以在脑图上挖许多灵感盒的洞口,用脑图组织联系和管理脑图,形成多画布)
均十分有用
新手教程正在制作,月底发布
======================================
- 注: 标题链接功能还未开发完毕,Reference和子空间已经完成。
新的,右上角“引用关系”超级菜单——显示双向来源
信息
从PDF摘录到笔记本,是一种引用关系
从被reference卡片到新的卡结构,是一种引用关系
从被标题链接卡片到卡片,是一种引用关系
从被标题链接的卡片到PDF内容,是一种引用关系
充分展示这张卡在哪里被用过,被提及过,来自哪里
最终这个右上角的引用关系数据,就是构成蜘蛛网graph视图的素材
为了解决的原始问题:1⃣标题链接的引用关系目前无法查看,只能人工搜索。2⃣MN的标题链接是单向的,我只能知道这里用到了哪些卡片,但面对一张卡片时,我不能知道它被哪里用了
解决备选方式:在右上角菜单里加入,标题链接的引用关系
Anki模版兼容性9成以上
现已完成对Anki模版的兼容
我没有用过那个什么roam,你的回复我感觉似懂非懂……有点像某些教材那样有种不说人话的感觉。我感觉这种新功能的介绍最好还是配视频,如果找不到好配音可以考虑文字视频相结合,说几句加一个操作演示视频。或者gif。
比如少数派里面很多文章都有gif,比文字说明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顺带,以后制作MN的教程时,也建议大量使用gif、视频,千万不要只用文字。
1 个赞
概要卡片不被视为属于引用关系吗?没有看到有链接。我觉得应被视为才对啊。
引用和链接是两码事,引用指的是我原封不动引过来,卡的内容不会有任何改动并且跟随原始的出处。
链接是将两张卡联系起来,属于概念图的卡片和卡片之间的弱联系关系,和父子节点类的强联系相对应。链接是为了完善逻辑结构
而引用,是为了在生产新内容或服务于新的想法时,引用旧的内容参与新的内容组织和逻辑。建议参考楼上的 外部大脑那个链接看一下原始的思想,夏暮做了一些有声视频,国内最早的roam推荐也是来自于MN的标题链接外部大脑知乎文章下面的评论的作者(伯克利大学的那位论文写作需求的同学)
总结
链接(包括单向双向和summary)是绳子,父子节点是树干,共同构成了知识网结构
引用,是知识的重复利用,是二次利用,比如你学习新的东西,思考新的问题,需要引用一些旧的知识卡片来服务你新的思考过程,这时候标题链接,灵感盒与引用卡搭配,就可以满足
我举例,你学习理论力学,你最初按照课堂的学习,组织了一张脑图,那么现在你要做题,你要搞研究,思考理论力学和量子力学一些知识的关系,这时候,MN可以满足思维的迭代,我在不破坏第一次课堂学习后的知识组织的情况下,可以重复利用之前制作的知识卡片,进行一个知识卡片之间关系的二次迭代,笔记还是那些卡片,但是卡片之间的关系可以独立存储一个新的关系版本,服务于量子力学的思考。
写作的情况与此类似,学习完一本书,我想在这本书的知识基础上写作,那么引用原书的笔记卡片,创造一个独立子空间,在空间内部利用新的父子节点和单双向链接重新组织卡片之间的顺序和关系,就实现了知识面向写作需求的二次迭代。
授课与演讲的情况也与此类似,演讲时,我只希望使用一小部分的知识卡片,并希望重新安排展示的顺序,这时能够独立存储卡片间关系的子空间就可以发挥作用。
上述3种场景,均实现了不破坏旧的笔记关系结构,独立产生新的笔记关系结构,并共享摘录获得的各个卡片。而无需重新摘录
4 个赞
再解释一下这一点,MN的脑图是平面的,这个笔记空间就是二维的,那么对于屏幕这个同样是平面二维的空间占用是无限大的,对小屏幕非常不友好,iPad用起来很容易忘记卡片的分布位置。
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通过三维脑图解决这个问题,提高屏幕空间利用率,推演了至少3套比较成熟的方案,最终选择先实现了3.6.12的这种,也是考虑到和ZTK笔记法的结合。
所谓三维脑图,就是在MN中,灵感盒就是一个独立的脑图画布,它被设计可以完成所有普通脑图的操作,您可以通过进入“焦点”彻底切换脑图画布为灵感盒内部的空间。
同时灵感盒本身也可以用父子节点,链接关系去组织,最终可以时间脑图上面打洞,脑图套脑图
灵感盒还有一个重要特性是支持子空间套子空间,无限嵌套。那么脑图的主视图将是一个总的入口,打开一个个灵感盒的过程就是打开了一道道任意门,在不同的脑图空间之间穿梭你的idea,自由的组织卡片。
最后,灵感盒支持创建新摘录,创建空白节点,剪贴普通节点,这意味着它可以独立完成您记录笔记,组织摘录,创建新摘录的所有需求,也就是实现了脑图画布的切换。
从空间角度看待这件事,那么就是脑图的维度上,从二维,走向了三维。空间利用率相应的提高了,在小屏幕设备上能更加有序的组织超大号的脑图笔记本。
2 个赞
Iris
(Iris)
19
确实不用新建脑图了,可是要新建灵感盒……目前自己摸索来看,灵感盒和group最大区别就是脑图无序排列……
我对“灵感盒”需求与这位用户一致,就是随时记录灵光乍现的想法或者与当前内容无关的知识点,稍后再进行整理,所以参考Edge与Onenote,他们都是将这样的功能汇总在导航栏,无论当前聚焦的是哪个页面都能迅速打开整个集锦,浏览所有收藏,添加、删减、整理一目了然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我只想知道mac端的【文本编辑】什么时候能更新,不行的话把插件完善也行,插件都快俩月没更新了!!!
Iris
(Iris)
20
不是地球怎么又变成平的了 希望官方在回复时尽量采用简单质朴的语言,不用那么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