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熊字饼(小红书@熊字饼:)),一名医学生,目前复旦研一在读,使用 MarginNote已有4年时间。
此前看到论坛的知识流动计划觉得很有意义,借此机会和大家分享我整理的《外科学》学习集,并聊一聊我选择 MarginNote 的理由以及使用学习集的一些心得体会。
郑重声明:本学习集完全基于个人学习和理解制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严禁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笔记内容可能存在疏漏或错误,请以教材为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一、关于这份【外科学】学习集
这份学习集从我本科修读《外科学》时的课程笔记整理而成,旨在构建一个完整的外科学知识框架。
主要内容概览:
- 脑图:以人卫《外科学》(第九版)为结构主体,整合2024外科学讲义等多个资料,共包含 【5000+】精心提炼的知识卡片,按书本章节拆分成55个子脑图,系统性地覆盖了从外科总论、无菌术到各系统外科(普外、骨科、神外、胸心外、泌尿等)的全部重点内容。
适合人群:
正在学习《外科学》的临床医学本科生、备战考研/执业医师考试的同学,以及希望利用MN构建外科知识体系的同行。
二、《外科学》学习集的构建思路
明确学习重点,对知识点进行分类
如重点掌握内容、常见临床数值、经典临床体征等,具体可参考下图:
以疾病为核心构建体系
以某个疾病为例,摘录相关卡片后将其串联成一个小体系,例如:解剖基础—病理生理机制—发病诱因—临床表现—诊断依据—治疗原则。可依据大纲或课堂重点对卡片进行颜色分类,便于后续查找和复习。
多轮细化卡片内容
-
第一轮细化
在建立大致知识体系后,可借助研究、MN Browser、MN ChatAI 等功能第一次细化卡片,补充额外知识点。这些内容可来源于视频、附加讲义或网络搜索。以“颅底骨折”为例,我会补充颅底解剖(可链接至解剖学学习集)、熊猫眼征、Battle征的具体表现,以及受损神经的分布与功能等,如下图所示:
-
第二轮细化
通过“医x帮”、“蓝x因”等软件或历年真题、课本习题进行刷题,了解常见题型和重点强调的临床表现、数值等,进而对卡片进行补充(如添加总结评论、记忆口诀,或标注重点)。
如果习题集是在 MarginNote 中完成的,还可以在相应知识点插入错题,定制个性化的复习卡片(如挖空练习)。
高效复习与整合
复习时若时间紧张,可优先查看重点卡片(如红色、紫色)。也可进一步整合总结,如制作“外科学数值合集”或“X联征合集”,通过筛选卡片颜色快速归类。
三、MarginNote在医学学习中的优势
很多医学生在尝试无纸化学习时都遇到过类似问题:教材内容繁多,用电子笔手抄比起纸质书写更费时费力,并且容易过度关注形式、字迹是否美观,反而忽略了学习内容本身。
我选择 MarginNote 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摘录效率高
无需手抄,配合 OCR 功能可以精准摘录内容。特别是随着第 10 版教材的推出,更清晰、文件更小的 PDF 让摘录变得更加灵活和准确。
便于构建知识体系
随着学习的深入,越发可见知识是相互关联的。通过脑图功能,不仅可以快速整理出单本书的大纲,还能借助外部词典链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点,构建综合性的医学知识网络。例如,在学习外科中的“休克”时,可以通过外部词典链接回病理生理学中相关的概念。此外,脑图功能还能帮助快速搭建水课的知识框架,在考前几天集中复习,迅速掌握重点。
有助于提升专注度
包含MarginNote 并不是一个强调手写的软件,其开发的插件也更注重自动化构建知识卡片,让学习更高效。研究、留白、分屏阅读 等功能,增强了原文、知识卡片与拓展内容之间的联动。
我非常喜欢 MarginNote 提出的“学习集”概念——它帮助我将一门科目相关的多本参考书整合在一起,并和其他相关科目联动。MarginNote 支持添加多个文档,让卡片内容更充实,知识点得以拓展和细化。例如:学习外科学时,五年制版本可以通过上课的PPT、八年制课本、ttsx讲义、徐琦讲义、外文课本、甚至解剖图谱等进一步补充,见下图。
四、获取与交流
获取学习集
我的这份【外科学】 学习集已上传至论坛笔记中心,供大家免费下载,希望能为你的学习之路提供一些参考。
外科学@熊字饼.marginnotes (271.4 MB)(不含文档 PDF)
点击上方蓝色链接下载学习集,打开方式选“MarginNote 4”
欢迎友好交流
如果你对使用 MarginNote 学习医学有更多想法,想交流学习经验,或者对我的其他课程笔记感兴趣,也欢迎在帖子下方留言讨论,或联系我的小红书账号:@熊字饼(小红书号:733867217)
最后,特别感谢 MarginNote 官方运营团队@Randa 在笔记优化上提供的专业建议和帮助,也感谢 MN 提供这个分享平台。希望我的经验和学习集能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