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ginNote 5的愿景畅想

很荣幸在过去有机会参与到MN内测并作为核心测试成员共同推进了MarginNote 4的设计,如今MarginNote 4发布已经将近一年,我确实感受到全新的MN给学习带来诸多便利,尤其是外部文件夹以及Mac端OCR让我阅读用Zotero管理的书籍方便了不少。

不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我也感受到许多可进一步改进的点:

  1. 我时常感到配合使用zotero和mn仍然很不丝滑。一方面,如果要用ipad端mn批注,通过zotfile方式移动pdf到指定文件夹是一种可能,而ipad糟糕的网络和icloud经常抽风导致有时可能要等上半天才会同步到ipad;但如果涉及多台设备同步,这样的zotero附件管理方式又不太靠谱,变成需要权衡的事情。另一方面,如果使用mac端阅读书籍,启动mn并打开对应的文档在mac上变成相对低效的事情,mn中的文档和笔记本与zotero毫无关联,又没有raycast之类的快速启动插件可以快速搜索并打开所需文档。再者,在MN上的所做的高亮则和zotero没有任何关系,不能导出、同步或是通过插件形式与zotero联动,这也让我使用MN有一定的顾虑。

因此,zotero未来有没有可能有更紧密的integration而不完全依靠外部文件夹(毕竟会导致zotero附件同步比较麻烦);有没有可能有更便捷的文档启动方式,向zotero附上mn文档链接、raycast/alfred搜索插件等等;有没有可能将高亮和批注同步回zotero?

  1. 我感觉到使用传统的方式手动拆完整本书仍然是极度耗费时间的事情,已经不适合于开始海量阅读并仅选择性精读部分文章和书籍的高年级学生或研究者。在这样的情况下,AI辅助阅读部分非关键的内容其实是不可缺少的,毕竟不可能有时间什么内容都自己全文读完。

ai可以对减少阅读过程的阻力发挥重要作用在今天几乎已经成为不容置疑的共识,在过去短短2年我们也迅速看到诸多AI在学习场景具体应用的落地:ResearchFlow自动总结论文重点并直接生成思维导图框架,RemNote自动制作不同类型的复习卡片,Obsidian copilot已经在路上的agentic composer等等等等,都在提示我们AI助力的MN的更多可能。其中ResearchFlow在文献阅读方面做的工作和MN高度相似,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构成竞品。

因此,是否有可能有更agentic的ai integration(直接读取pdf并且自动拆卡、自动高亮、自动划重点、自动抽取概念等等;针对卡片的copilot操作;与mn的pdf和工作区紧密结合的context)

  1. 我感到通过闪卡复习笔记的方式过于机械,以至于我仍然主要依赖传统的自主预习方式,按需复习。只有可能机械记忆的词汇笔记我才会使用anki来复习,但我发现即便是词汇笔记,在剥离语境的情况下,仅仅使用anki仍然远不够可靠,这一直提醒我不要脱离知识的原始语境。

因此,复习模块是否可能有更好的复习路径,结合脑图逻辑关系更结构化的安排复习,而不只只是逐个卡片进行复习,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树林以及过于细碎的知识可能造成的过大的复习量;并增加复习优先级设置。

以上,感谢!

2 个赞

Hello

非常感谢您的反馈和支持,关于和AI结合的方面我们正在进行内测,通过AI让您有更便捷的摘录体验。关于您提到的zotero结合以及复习模块能否麻烦您有更加详细的使用场景描写,最好能够结合截图进行说明,这样方便我们更加准确的理解您的需求,以及更好的契合大多数用户的使用场景,希望我们能陪伴Marginnote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Kind Regards,

Support Team

请问新的内测有TestFlight链接方便加我吗,问了Lanco看他没回我,估计是没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