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Marginnote进行主题阅读的经验

想聊一聊我对于marginnote在应试方面和主题阅读方面不同应用的理解,以及根据我对marginnote的理解,想建议[光羽笔记]这个中文名字(如果改动的话)。

对我来说,应试方面的用途,不是长期使用marginnote的原因。


我利用marginnote,更多是拿来看各种书。文史哲,科普文献,工具书等等。

凡不是医学教材,且我个人感兴趣的书,都放进marginnote,进行主题阅读,比如开一个笔记本,把对应的几本书拉进去,这样就不是漫无目的地看书。

:bulb:我的阅读流程:
:writing_hand:t2:1.摘录按书组织结构,备注,打标签(方便筛选)
首先,在这个做笔记的过程中,进行摘录,包括了核心观点的句子,耳目一新的例子等。靠着这些,先粗略地搭出书中论证的关键结构,某些想法不定或者困难的笔记,及时备注,打标签。

:writing_hand:t2:2.按主题调整摘录,组织总体结构
等主题阅读笔记本里的书看完一遍,第一遍摘录完成后,再根据自己的主题,去打碎之前看的书的导图结构,在检视摘录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判断和备注,把几本书的所有成果融合成一个总的体系。

:writing_hand:t2:3.检验知识体系的质量,决定是否进行多次阅读
最后,利用总结出来的体系,去围绕定下的主题进行提问、解释和拓展。一般第一遍阅读后,在这个过程中是会遇到很多毛病的,根据总结出来的笔记,会发现还是有很多解释不清楚的地方,也就是盲区。这说明这个主题下我整理的资料还不够完善,那么就可以考虑进行第二次阅读摘录的流程了。

:bulb:主题阅读:和碎片打交道的旅程
总而言之,我使用marginnote最多的场景就是主题阅读,这个和刷教材是完全不同的体验。很多情况下,某个主题可能只是心血来潮的结果,像是某本书里解释让人不满意的名词,觉得可以得到答案的某个方面的知识等等,然后再对应着主题去找书,摘下纷繁的碎片。这个过程就像穿行在迷雾里,也像在拼图,主题只是一个方向,而阅读的人不一定会找到正确的路,或者根本就是死胡同。

:bulb:应试方面:按部就班进行记忆和练习
相比之下刷教材则更像清楚目的地和途径的过程,习题,考纲的存在已经把它变成了定量的练习,明确的方向。所以我的体验是,不一样,不过整理得到的笔记也算是是自己以后用的上的工具。而应试方面的知识确实是需要掌握的,特别是那些有志于在对应专业深入发展的人。

这种课外摸索的感觉,和循着编好的教材循序渐进完全不同,如果是稀奇古怪或者比较细微的主题,没有找到好的工具书做指导,那可能真的就是在资料的海洋里随兴所至漫无边际了。

类似于在碎片的海洋里,触摸知识的吉光片羽,这种体验就是光羽笔记这个名字的由来。

吉光片羽,原意是神兽的一小块皮毛,感觉一条条笔记对应积累的知识碎片,也算是皮毛吧![祖宗诗文,在旁人观之,不过行云流水,我们后辈视之,吉光片羽,皆金玉珠贝。]

信息的时代,知识的庞然大物,它的谜底等待探索者去解开。

4 个赞

这是建议改的中文名的缘由,emmmmm可能不该放到一个帖子里的。

感谢分享,很抱歉这么晚才读到,非常鼓励和赞同此类分享 :+1:t2:

谢谢建议。其实我接触Marginnote后最先想到的就是【主题阅读法】(从《如何阅读一本书》里面学来的),我们学校的教授们(harvard毕业的那种过来人)也很鼓励这种阅读方法,无论是理科还是文科,可惜现在只试验过轻量级的主题阅读(2-3本书)。

理想中的应用场景,就是外接一个超大屏幕,然后右边是几本书的分割窗口(split-view),左边是思维导图,不断比较阅读并让作者们互相进行辩论和补充,也能感受到作者们对同一件事物却基于不同角度的分析和看法,从而加深对这个主题领域的知识的理解和吸收。

1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