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背景
- 法学考研,阅读、整理法学类专业课教材。
- 以应对考试为主要目的,阅读法学类的教材,比如《知识产权法教程》、《法理学》等。
工作流概括
- 第一步:快速浏览纸质书,简单标注关键词、词组
- 第二步:使用『留白』功能进行标注
- 第三步:利用『大纲模式+摘录』整理知识点
第一弹:使用『留白』法进行标注
什么时候使用标注?
整个学习流程中,在文档内对文本的标注集中发生在前两遍的阅读过程中。
标注的目的是什么?
找出作者在对应内容的motivation(动机/目的/想解答的问题)、论述逻辑。
具体流程
第一遍阅读 :快速阅读,少量圈画
第一遍快速阅读,我们的目的是对教材所述内容建立起模糊的感性认知,即一个大体、宏观的理解。
标注目的
- 通过边阅读边勾画,帮助自己集中注意力;
- 通过标注关键词句,按照阅读中思路的产生节奏将文章内容快速分节,碎片化文章,以减轻阅读负担。
PS:如果只是走马观花地看书,对部分内容没有建立起模糊的感性认知,可以重复这一步。
标注工具准备
纸质书:使用铅笔进行勾画,降低存在感
MN读电子书:0.3透明度的黑色铅笔,最接近真实的铅笔效果
具体方法
-
利用符号标注:
⚪
圈画关键词,()
括出表达核心观点的部分句子, -
画出图示标注:部分复杂难懂的内容,可以根据关键词、自己的理解简单地画画图示
第二遍阅读 :略快浏览,梳理作者的motivation(动机/目的)、论述逻辑
标注目的
- 找出写这段内容时,作者的motivation(动机/目的)、论述逻辑
我认为,法学类教材往往整本书都是答案,唯独缺乏问题。 在阅读专业书过程中,人们往往沉浸在对于答案的理解中,而忽略了问题。 受《你的灯还亮着吗》的启发,我开始培养 找出真正的问题 的习惯,
社会科学是科学的研究人类社会现象的模型科学,因此,社科类教材中所呈现的每段论述,或许最初都是学者对学界/现实中的热点问题/现象的回应或总结,答案是在 “你来我往”的争论中产生的。
再将阅读教材自学与课堂教学相比,好的老师循循善诱,不断提问引发思考,然后带着大家推导出结论,学生会渐入佳境、主动思考;但是自行阅读教材,却容易看着看着,就觉得困倦,甚至不知所云。我认为,这是由于忽略了问题本身,以至于读着读着长篇大论,就陷入虚无感中,不知作者所云为何。
因此,我在第二遍阅读时,会通过提问、寻找答案对应的问题,和作者互动,模拟和作者面对面讨论的状态,顺便进行论述过程的逻辑梳理,以帮助自己理解教材内容。
标注工具准备
- 使用MN裁边/留白功能
- 插入/删除PDF页面(3.7.10以后,操作不会生成新的备份,所以这个功能就好用多啦)
- 打字(MAC端打字,也可以iPad+键盘)
- 打字也可以替换为MarginNote手写(我使用MAC打字,因为我写字太慢了,打字更快)
具体操作方法
先上图,如图所示:
一开始,我觉得自己这个笔记方法切入点很独特。然而,后来我发现,这其实可以算作“康纳尔笔记法”的书籍标注版/提问版。(真是 机智如我 机缘巧合 阴差阳错 )
需要注意
旁白标注的密度
-
如果这段内容简单,则可以少标注;一页推荐两三个标注,以维持界面的整洁性与可读性。
-
如果这段内容难以理解或是非常重要,则可以标注得细致一点:根据关键词,用笔画画图示(和第一遍阅读的图示不同,这一遍一定要用教材中关键词;因为第三遍就进入到记忆卡片的制作,所以第二遍的作用是理解+记忆,而非单纯的个人理解)。
同类问题
可以把同类问题,在括号内补充,以加强对问题本身的理解;熟悉以后也可以不写。
问题拆分
有些问题比较大,还可以被进一步拆分为几个小问题。
这一遍不摘录
如果摘录的话,需要选择制卡的内容、安排卡片体系结构、对卡片进行分类,很容易打断思路。所以这一步不进行摘录,只需安心地概括梳理文章作者的motivation(动机/目的)、论述逻辑。但是可以配合荧光笔、钢笔等手写工具进行标注。
“找问题”小技巧
- 为了编排便利,中文教材往往以浓缩的名词作为章节的标题。所以,你可以把名词形式的章节标题转化为问句。需要对内容有感性认知,才能更准确地找出问题。
以《知识产权法教程》为例:
a. 著作权的客体:著作权保护的对象是什么?
b. 作品: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是什么?
c. 这类词可以作为名词解释类的考题,熟悉提问方式后,可以直接标注为“N:作品”
- “A和B”类转化为:“A和B的关系是什么?”A和B有什么异同?”
- 对于框架的理解,可以这么提问:
a. “这段内容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
b. “作者为什么写这一段内容?”
c. “这段内容,和前后的同级内容有什么关系?” - 开始看每书之前,先看结尾的【问题与思考】和【关键词】部分,并尝试简单回答这些问题,或者想“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也可以先找习题册或者试卷,随意看两题。激发对知识的好奇心。
Tips:可以用多文档视图,将【问题与思考】放在下面。
- 跳跃式看书。
比如标注完第一章内容,任意翻到后面一页开始阅读。这时,你会发现有些概念是之前提过的,但是你不记得了,这时你会自然的产生一些问题。
- 思考一下利益相关方有哪些,然后带入他们的视角,模拟各方观点(这个方法有一定难度)。
比如,《商标法》主要应用于商品流通领域,就会涉及商家、消费者;“商标抢注”这一典型案件,会涉及抢注者、实际使用者。
以上就是我标注法学教材的方法啦!这个方法也是我摸索了一段时间以后,找到的适合自己的流程和节奏。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流程和学习节奏!大家可以参考甚至尝试一下~
看完,有任何想法和问题,记得告诉我~
最后,附上几个我很喜欢的笔记法,大家可以在此基础上改进出自己的学习流程。